淺談RFID技術實現高鐵工器具智能管理
淺談RFID技術實現高鐵工器具智能管理。高鐵供電維管工器具的管理不同于其它工作形態的工器具管理,由于京滬高鐵供電維管檢修作業全部在夜間有限的“天窗”內進行,當檢修作業完畢后,需要在黑夜中對上道的工器具進行清點,而一旦有工器具遺落在線路上,將會對以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運行的列車安全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。
為推進京滬高鐵標準示范線建設,加快高鐵供電維管智能化建設步伐,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蚌埠維管段成功研發出工器具“人臉識別”智能管理系統,并在該段成功上線運行。
該系統是基于物聯網技術,利用超高頻(RFID)電子射頻自動識別技術,給每一個工器具建立“身份證”,并將所有參與生產作業的工器具物物相連,實現在終端管理平臺對工器具的識別、使用、監控等全過程的精細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、可視化、信息化的維護管理。
該系統的應用,實現了工器具名稱、型號、技術規格等精細化管理,有效避免物料與實際庫存不符等情況,保障作業領用的準確性,減少企業采購成本。同時,通過清點一體機和手持終端的配合使用,員工領料出庫時間可由原來的2分鐘一組縮短至15~20秒一組,并實現上下道快速清點,對漏拿工具進行預警提示并鎖定遺落位置,在降低員工勞動強度,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,有力保障了列車的運行安全。